目前國內的外賣平臺主要分為三種類型:
1、以美團、餓了么為代表的多商家入駐類外賣平臺。
2、門店自營線上平臺。
3、在校園或下沉市場運營的外賣創業平臺。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為大家分析一下國內外賣市場發展形勢,特別是給現在想進入外賣行業創業的朋友一些建議。
一、美團、餓了么外賣平臺
餓了么成立于2008年,美團外賣上線于2013年,美團雖然起步比較晚,但是在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外賣平臺,占據外賣市場60%的份額。美團和餓了么這倆家平臺的發展模式比較相似,都是以燒錢圈地的方式占據市場,有了龐大的用戶數量積累之后,再開始撬動區域商家,從而開始一步一步的綁架商家。
像美團在2016年迎來的快速發展期,最初做地推最高效的方法就是掃樓拉用戶、進店拉商家,通過最傳統的地推方式在市場發展上找突破口,從而快速崛起。外賣平臺有了用戶積累和商家積累之后,再通過一系列的補貼方式培養用戶習慣,在補貼的過程中商家也嘗到了與外賣平臺合作的甜頭。直到2017年,國內的外賣市場發展的越來越迅速,許多商家為了獲得利潤已經不得不和美團平臺進行合作,線上模式的發展對線下實體帶來了非常大的打擊。經過幾年的市場用戶培養,這幾大外賣平臺開始收割市場,開始對商家瘋狂抽點,平臺開始強制商家做活動,不走平臺配送就抬高抽點,各項費用加起來,商家的利潤越來越低。
目前而言對于這些b端商家來說,被各大外賣平臺綁架也是迫不得已,目前這個市場行業,除了與這兩家平臺合作也別無選擇。造成這種現象最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些平臺把線下用戶引導到線上消費之后,線下門店的客流也被線上分化了,本應該屬于自己線下門店的客戶,也讓外賣平臺都引導去線上消費。讓門店只發展下線業務變得非常難經營。
外賣平臺加大對商家的抽成,商家們為了保住利潤也把價格標的虛高,最終消費者點外賣越來越貴,最終還是讓消費者的利益受到了侵害。
二、門店自營外賣平臺
許多商家承受不知第三方平臺的抽點,開始自己摸索線上業務,有些商家自己建了會員微信群,讓會員在微信群里下單,商家自己派人配送,也有許多商家開發了自己門店的外賣小程序,讓熟客都在微信小程序上下單,小程序還有一些類的裂變拉新功能,自帶引流能力。其實現在許多商家都開始做自己的線上渠道,只是方式不同,因為建立了自己的線上渠道就不用被其他平臺綁架。
三、外賣創業平臺
像美團、餓了么這些比較大的外賣平臺,發展市場主要集中在三線以上城市,在一些大學校園和中小城市,還有存在著許多空白市場,在這些區域有不少外賣創業平臺在運營。
一線外賣市場的快速發展,加快了外賣行業的下沉速度,許多區域當地有許多潛在的外賣用戶,像學生就是外賣平臺的主力消費者,許多大學不讓校外人員進入,但是學生們對點外賣又有強烈的需求,這就給了自營外賣平臺校園市場快速發展的機會。
標簽:外賣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