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1月開始,國內幾大外賣品牌都相繼上線了“外賣買菜”平臺,對于大部分的80、90后來說,逛菜市場可是件新鮮事,一般都是大爺大媽的主戰場。
互聯網進軍菜市場后,忙碌的年輕人也可以揚眉吐氣了,現在只要在家動動手指,瓜果生鮮就可以在半個小時內送到我們手上。
從外賣開始,互聯網顛覆了人們的消費習慣,也打掉了許多品類,可能生鮮市場將是最后的一塊價值洼地。之前來說,毛利低、損耗高也是互聯網產業鏈難以進入菜市場的難點。
現在,外賣平臺、電商平臺、社區生鮮都在圍剿傳統菜市場,未來發展不光可以把水果攤搬到你家樓下,還能直接將菜市場開到你的家里。
很多人習慣了外賣點餐,也將會習慣外賣買菜,用戶在外賣平臺下單,騎手們現場取菜,然后配送到家。當然這個模式并不新鮮,早兩三年就有菜市場攤主入駐外賣平臺,但真正迅速崛起發展也是近半年,今日資本的創始人徐新曾表示,我國的生鮮市場規模達6萬億,百分之八十在菜市場,隨著傳統經營模式逐漸衰落,新形態的銷售模式將對菜市場形成圍剿之勢。
現在的大部分年輕人變得越來越宅,80、90成為了消費主力軍,這些群體的慵懶導致消費方式發生變化,互聯網生鮮的春天也將快速到來。
生鮮外賣對于現在的都市年輕人來說,時間和便利性成為了首要考慮因素,相比傳統的菜市場,生鮮外賣模式的優勢會越來越大。生鮮市場有了從線下轉向線上的訴求,也就說明了有商業市場,和手機外賣平臺類似,生鮮外賣也需要這樣的服務模式,但是生鮮電商的核心賣點和餐飲外賣不同,現在大部分外賣平臺也有提供生鮮服務,但是問題也顯而易見,訂單數量不穩定是第一點,經常還會出現用戶下單后店里菜品已經賣完的情況,傳統菜市場想要融入菜市場,就需要提高對產品的把控,把用戶體驗做好,前置倉成了生鮮外賣的核心,獨立的生鮮外賣平臺可以提供完整的市場解決方案。
對于創業者或個體商戶來說,做生鮮外賣平臺將是很大的創業機會,巨頭品牌都已經開始搶占先機,未來發展來看,傳統菜市場必將會馬上迎來沖擊和改造。
標簽:外賣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