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電商的出現讓人們可以在線上買菜,從目前市場回饋來看,生鮮電商的前置倉模式還是給了用戶不錯的“買菜”體驗。
從去年開始,不少資本開始進入生鮮電商行業,可以說是百家爭鳴。當然各大平臺商中最引人關注的是叮咚買菜、每日優選等企業。生鮮電商發展之處,無不讓當地生鮮零售商忌憚。
1、什么是前置倉?
為了解決即時配送問題,許多生鮮企業在城市中建立“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的分布式物流體系,并根據大數據分析訂單密度,在不同商圈和社區建立前置倉,覆蓋周邊半徑3公里區域,實現了精選生鮮產品的“1小時極速達”。
像每日優鮮便是依靠著前置倉模式在市場中站住了腳。
每日優鮮上線于2014年,目前已經在全國布局1000多個前置倉,在生鮮電商的主戰場,每日優鮮通過“城市分選中心+社區前置倉”二級分布式倉儲體系,壓過了“倉-站-消費者”的次日達模式。在市場上獲得不少口碑。隨后,許多平臺也效仿每日優鮮推出一小時達,用戶下單后,配送員可以在用戶附近3公里的前置倉取貨,然后配送到消費者手上。
每日優鮮的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承包消費者的餐桌,改變傳統去菜市場買菜的格局。
為什么生鮮電商蔬菜是主角?蔬菜是大眾每日消費的必需品,人不可一日無食。消費者對蔬菜有強烈的需求,通過低客單價方式拉攏消費者下單,引入大量的流量。生鮮電商的引流優勢就在于,平臺上的菜比菜市場還便宜,我還配送上門。當然光靠低客單價的引流產品是不夠的,還需要高客單商品的利潤支撐,當低客單價的蔬菜引入流量之后,自然高客單的商品也會獲得曝光。
目前,前置倉模式主要應用在一二線城市,以服務年輕群體為主。
2、前置倉是最優解了嗎?
生鮮行業是一個大市場,2018年國內生鮮電商交易規模達到了1449億。可能新聞經常報道生鮮電商不賺錢,但是依然有許多企業進入生鮮電商行業。觀察每日優鮮、叮咚買菜等幾個生鮮電商平臺來看,生鮮電商市場確實是一塊大蛋糕,有的平臺是沒有成功,但是不能因為一個失敗的企業而否決的整個市場。
從目前的來看,前置倉模式是生鮮電商的最優解。這里分享幾大生鮮平臺的市場戰略布局方式。
(1)定位一個城市區域,在這個區域建立起競爭優勢,再逐漸拓展其他城市。
(2)把消費群體定位在20~35歲,因為這個區間的用戶大多都是都市白領,生活節奏比較快,對線上買菜有極強的需求。外賣行業已經培養了用戶們線上消費習慣,把服務做好,管控商品品質,獲得市場主導權。
(3)把蔬菜作為引流產品,以高頻低價的方式吸引流量入駐。蔬菜是高頻消費的產品,消費者購買蔬菜的復購率會非常高,通過低價流量產品帶動高價低頻產品的銷售,完成商業閉環。
標簽:生鮮電商